导读:近日,贵州 16 名高考考生的志愿填报遭遇 “意外”:因招生系统中厦门大学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共用同一院校代码,且未明确标注 “海外”“分校” 字样,他们误填志愿后被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录取,最终不得不选择复读。这起事件不仅让考生和家庭陷入困境,更引发舆论对责任归属的热议——当招生系统存在标注模糊、代码混淆等问题时,为何后果要由考生独自承担?
据《南方周末》报道,有贵州高考考生称,因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在志愿填报系统中未额外标注校区,自己误填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以下简称“厦大马分校”)的招生专业并被录取。另,厦门大学招生网显示,“厦大马分校”2025年在贵州省计划招生19人,物理类考生17人,历史类考生2人。目前,已录取的19人中有16人确认“误填”。对此,贵州省招生考试院的回复为“填报志愿时就应注意。这学校挺好的,只是学费有点高”。厦门大学的回复为“可以‘二选一’,要么报到,要么复读一年。分校毕业证和本校一样。”据悉, 这16名“误填”学生只得复读。
此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笔者注意到,有些舆论脱离事实谈主观推测和感受,这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还可能对学生造成二次伤害,对此,有必要澄清事实。
第一、造成本次填报志愿出错的责任不在学生身上。请看事实:
展开剩余77%1.在主观上,学生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想要填报“厦大马分校”的想法。16位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互不认识,他们从未有过在厦门大学与“厦大马分校”之间犹豫的行为。
2.在客观上,学生是在贵州省招生考试院的志愿填报系统中按规定指令走完的程序。该系统最终生成了违背学生意愿的结果,无论什么理由,都说明该系统的设计存在问题。
那些认为学生有错误的人,他们的依据在于考试院印刷的纸质志愿填报指南上有对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说明。他们认为,学生没有按专业代码在官方发布的招生指南的专业目录中查验、核对和确认相关院校名称、办学地点、异地校区、合作办学项目等关键信息。笔者相信这些纸质材料上有说明,但纸质材料上的信息正确就足以给官方志愿填报系统的含糊不清、错误导向做背书吗?难道国家正规、直接填报志愿的操作系统其误导问题可以忽略不计吗?
的确,许多家长在为孩子填报志愿上做足“功课”。有的家长整整几个星期把精力扑在查阅资料和打听消息上,甚至不少人紧张到夜夜睡不了安稳觉。此等个人行为,笔者尊重。但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孩子的家长都能这样帮到孩子。更何况,还有许多家长因忙于生计、事业或缺乏能力而无条件这样做。因而, 我们不能苛责学生及其家长都要细读、搞懂纸质招生指南的内容,却忽视志愿填报系统的“致命”缺陷。
第二、造成本次填报志愿出错的主要责任在有关部门身上。也请看事实:
1.在贵州省招生志愿填报系统中,“唯独”厦门大学与“厦大马分校”共用同一个院校代码,仅用专业代码进行区分。其他高校与其分校都用不同、分开的代码。
2.“唯独”贵州省招生考试院没有在“厦大马分校”处明确标注海外、分校字样,而其他省市的招生系统中都有明确标注。
这里,笔者尤其需要从专业角度强调两点:
1.厦门大学在国内高招系统中招收国内统考生赴海外就读,厦门大学和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完全预料得到——出于经济、语言等多种原因,有些学生不会选择该校学习。然而,在相应的官方志愿填报系统中却未见明确提醒,这不算失职还能算什么?厦门大学作为其“厦大马分校”的办学主体,贵州省招生考试院作为政府的管理部门,理应承担责任。
2.有人认为“厦大马分校”的专业代码不同,是学生没有仔细阅读报考指南。再提请注意,专业代码本质上只用来区分专业而非区分校区。“厦大马分校”本身情况特殊,学生想不到专业代码背后隐藏“玄机”,这实在太正常不过了。即便教育领域的行家,大多数人也不可能想得如此复杂。因而,不能以此苛责学生。
第三、期盼有关部门拿出积极姿态、妥善解决此问题。
高考事关千家万户的利益。因为高考竞争过于激烈,相关问题显得格外敏感和复杂。此次事件暴露出的一些价值观背离问题值得深思。
1.一方面,人们指责学生被“保护”得太好,像巨婴;另一方面,学生没有了“保护”,立马陷入志愿填错的“大坑”,还可能要面临物质和精神遭受双重打击的复读结局。以后,家长还敢教育孩子要相信社会、相信人,放手让孩子大胆、勇敢向前闯吗?
2.一方面,家长们对填报高考志愿相当重视和谨慎,唯恐稍有闪失而耽误了自家孩子的前程;另一方面,有些人却对本事件中的学生及其家庭缺乏同理心,以规则公平为理由而不希望学生得到退档的机会。然而,这些高考分都在600分以上的贵州学子被迫复读,这结局体现了公平和正义吗?
3.一方面,有些人说学生连志愿都填不好,复读不冤;另一方面,这些人却不说有关部门同志连学生填志愿这点事都整不明白,凭啥还可以稳坐办公室?如果社会公众对管理部门等强势群体宽容而对普通学生等弱势群体苛责,无疑,这不利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环境建设。而谁又能保证时代的灰不会落在其头上呢?
综上所述,此事件无论对于小家还是大家都意义深远。最后还要呼吁有关部门给予那些贵州学生切实的关怀和帮助。拿出最大的补救措施,让真善美温暖人心。
(樊秀娣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
声明: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一读EDU观点和立场,如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后台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好消息
如果您希望获取更多教育报告,请使用电脑复制以下链接至浏览器,注册登录"方略教育研究与院校治理工作台",免费下载近300份教育报告、专家ppt(需使用电脑)
发布于:北京市正规股票杠杆软件有哪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