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印度在讲技术独立的时候,特别上头。
我不是说人家不能独立。可你听他们说话那个劲儿,完全自主研发不需要任何国家的帮助,就差没说全靠我们苦干实干,一根电线杆都不借外人的铁锹。讲真,这种话搁朋友圈可能还行,真拿到国际新闻发布会,多少有点尴尬。
结果没过几天,媒体就给打脸了。
《印度时报》和《ThePrint》都有报道,印度北部边境修路用的挖掘机,全是来自中国徐工的设备。你要说只是挖掘机也就罢了,关键是被他们吹得天花乱坠的电网升级工程,最关键的变压器部件,标签上赫然写着:Made in China。
这就很魔幻了。一边高喊自主创新,一边用的是邻国的螺丝刀。
展开剩余73%我查了一下,印度这波高调的特高压技术宣传,起因是在6月初,他们国家电网公司对外宣布启动超级高压电传输走廊计划,说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五条长距离、超高压的输电线路,支持全国新能源发展。发布会上特别强调:全流程国产化,告别依赖进口。
听起来挺有范儿的对吧?可我又看了下他们的供应链数据,发现不对劲。就以400千伏及以上等级的变压器设备为例,根据印度电气设备制造商协会(IEEMA)自己发布的数据,2023年印度市场上超过46%的核心部件还是依赖进口,最大来源是哪?中国。
我开始还纳闷,怎么差距还这么大。后来才明白,口号不等于产线,会说不代表会造。
这让我想起前两天网上流传的一个对话。说一个印度网友吐槽:西方朋友请我们喝咖啡,东方大国给了煮咖啡的炉子。
这话虽粗了点,但确实一针见血。过去十年,确实是中国企业在印度电厂、铁路、机械工程等基础领域投了真金白银,干了苦活累活。而西方呢?大多时间还是靠卖手机、卖笔记本电脑赚钱,技术转移说得多,落地的少。
拿特高压举例,全世界掌握这套技术的,实际就那几个国家。中国国家电网从2006年起就开始干自主研发,十多年投入过万亿,拿下了1000千伏交流、±1100千伏直流等世界纪录。反观印度,不但自己不研发,反而在十年前就主动放弃了类似的电压等级试点,说投资回报不划算。
现在倒好,风口来了,政策变了,又开始全靠自主研发了。那请问你这些年核心设备靠谁撑着?设备商是谁?知识产权在哪?有没有基础工艺积累?
我们一边在外头被叫技术侵略者,一边又成了替人擦屁股的工厂。有点像你明明是个外卖骑手,结果被人说你抢了我的高薪白领岗位。
最离谱的还是西方在这事儿里的双重标准。
去年G20开完,美国国务院还发声明,说印度是最可靠的科技合作伙伴,欧盟那边也急着拉印度入供应链去中国化联盟。可他们是不是忘了一个问题:你拉的人,现在的电是靠中国造的设备送到家里的。他连建国网都要靠中国的软硬件支撑,还能给你供替代方案?这逻辑有点走火入魔。
有人说,中国企业就别往那边送技术了。我们技术再先进,结果便宜了对手。这话听着有点极端,但仔细想想,也不是全无道理。
你看现在徐工在印度市场的份额越来越高,确实赚了不少。但问题是,我们是不是在帮一个未来可能不请自来的对手,补上短板?
国家不是慈善家,企业也不是技术育儿师。商业可以有利益交换,但不能总是我出实货你喊口号。
我也不是说中国企业就该从此退出印度市场,但有些底线和条件,是时候提一提了。比如核心技术只租不售,关键部件只组不造,流程工艺该保密的就不能外泄。你可以学,但得花钱、花时间、花真诚。
毕竟,这年头,连请你喝咖啡的都想控制你喝哪种豆子了。
那我们要不要继续送人炉子,还不问问他要拿来煮什么?
发布于:江西省正规股票杠杆软件有哪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